武宣县全面实施市场化收运着力推动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
日期:2025-07-13
武宣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在环卫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经多方考察■■★★、对比,选择了适合武宣县情的建设思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两家环卫保洁公司全县城乡环卫工作。目前■★,全县10个乡镇都已建有垃圾中转站,现有垃圾压缩清运车11辆、配套使用的压缩厢18个、洗扫车5台、微型钩臂式垃圾收集车27辆、小钩臂垃圾收集箱1000余个、三轮摩托车收集车28辆、电动三轮保洁车597辆、铲车3辆■■■◆◆◆、皮卡车2辆、面包车1辆★◆、垃圾桶22000余个。以点带面循序推进垃圾分类,全县56家县直部门配备完成生活分类设施300余组,示范点社区■★、村屯建有垃圾分类亭和垃圾分类厢房共计189个■★■★◆,电动、汽油三轮翻桶垃圾分类车14辆■◆★◆■。建成黄茆镇大塘屯、灵口屯◆■■★★,桐岭镇雅度屯,金鸡乡江龙屯■■★■★◆,武宣镇官禄村垃圾分类示范点。全县配备保洁员953人(其中县城区293名、乡镇村屯660名)★★,管理员★★★、保洁员、司机和装卸工实行企业化管理和8小时工作制。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正常运行。
一是健全群众自律机制■◆。实行《村规民约》《卫生公约》《门前卫生三包制度》等约束性文书上墙◆◆,签订县、乡◆■、村、户四级“清洁乡村★★■◆◆◆”责任状,群众与村委签订《环境卫生承诺书》,形成了县级主管部门管理指导、乡镇统筹协调■★、村委具体管理■◆、保洁员片区承包★■、农户门前三包的◆★■◆“五位一体”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办法,每个自然村屯都制定有垃圾清运工作制度。二是严格执行考核机制。将城乡环卫一体化纳入乡镇年终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和落实奖惩制度★◆,不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并对工作进展缓慢、监督管理不到位的单位、个人进行通报◆★◆★■。制定日常保洁标准和卫生检查考核办法,不定期对保洁公司作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扣分罚款,并直接从当月服务费中扣除■■★★,确保垃圾清运效果◆★■◆★。三是加大专题宣传力度◆★■★。通过开辟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题宣传,及时报道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做法。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垃圾治理志愿服务活动和垃圾分类主题党日活动10余次★◆★■,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及宣传单页等5000余份,利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武宣关注”“仙境武宣”等本地微信公众号宣传报道10余次◆◆◆■,形成了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和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浓厚氛围■★。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多元投入的方式★★,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清洁家园日■◆■◆★、社会公益日等活动聚焦群众主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用“一对多”“党员+群众”的模式■◆★■★,广泛发动■■■,落实党员带动身边群众积极参与城乡环卫工作。通过不定期电话调查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意见建议台账◆★”,引导群众真正理解、接受、参与、支持城乡环卫工作。在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先进做法:如黄茆镇利用党员、村屯骨干和德高望重者做好模范带头参与到村屯建设工作中,引导群众凝心聚力,针对农村留守老幼为主的家庭,以及村屯整治任务重等情况,组织公益岗人员、志愿者上门帮、群众配合加入,逐步带动群众参与环卫保洁的积极性■★★;金鸡乡利用开展★■◆■◆■“干净整洁示范村”、“优秀保洁员■◆★★■”等评比活动,给优秀保洁员奖励■◆◆◆★■、给优秀的村屯授予流动红旗◆◆。
近年来,来宾市武宣县坚持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抓队伍、强投入、夯基础★◆★■■★、市场化、建机制★◆■”■◆,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收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后◆■★,有效解决了城乡卫生死角的问题。全县城区市政道路清扫保洁面积229◆◆★■★.85万平方米,可实行机械化清扫面积161◆■■■★■.3万平方米,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为70%;10个乡镇集镇区域保洁面积100■◆◆★★◆.9万平方米;县道以上公路保洁239公里;村屯道路和公共场地700■◆★◆.11万平方米■◆◆■■;日清运生活垃圾量约200吨。城乡生活垃圾、卫生死角实现■◆★★“地毯式◆★■◆★”清除。全县城乡和村屯环境明显改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武宣★◆“城变靓了”■◆★■◆、“村变美了■★■◆”,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武宣县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作为生态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列入县◆■■◆★■“三重一大”和为民办实事工程★◆。成立县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具体负责全县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的业务指导、服务协调。建立县级主管部门主要抓◆★、乡镇属地管理统筹协调◆■◆■■★、村委具体管理、保洁员片区承包★◆■■★■、农户门前三包的“五位一体”环卫新机制。今年以来,县领导开展现场调研10余次,召开专题会议4次◆◆■,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不定期对10个乡镇142个村民委525个自然村屯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及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等工作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梳理分析,逐一落实责任,全力解决难点问题★★★◆■,提升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效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